全自動透水磚制磚生產線:讓“海綿”理念融入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
透水磚鋪裝、下沉式綠地、生態優先、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結合……,在許多大中城市,不少廣場綠地、公園街道、住宅小區項目建設,都開始遵循海綿城市建設理念。所謂海綿城市,就是充分發揮原始地形地貌對降雨的積存作用,利用自然下墊面和生態本底對雨水的滲透作用,充分發揮植被、土壤、濕地等對水質的自然凈化作用,使城市像海綿一樣,對雨水具有吸收和釋放功能,能夠彈性地適應環境變化和自然災害。目前,隨著生態環保力度的加大,透水磚制品多采用全自動透水磚制磚生產線進行免燒生產。
海綿城市不能狹隘的理解為雨水集蓄回用,也不是水利防洪或排水防澇,從整體來看,它以低影響開發為核心指導思想,以水生態、水環境、水安全、水資源為戰略目標,通過灰色與綠色基礎設施相結合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與后期改造維護相比,前期的規劃建設與長效管控機制的建立更為關鍵,要在開發建設之初就加強頂層設計。
西安銀馬作為國內提供尖端全自動透水磚機智能裝備的服務商,且公司設備生產的透水磚制品,已被運用在鳥巢、東長安街等國內主要城市街道廣場海綿透水項目建設。我們認為,要將“海綿”理念融入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。特別是在海綿透水磚生產中,必須克服高透水率跟耐磨抗壓這一矛盾,這樣才能建成高品質的海綿城市。因為,劣質的海綿透水磚,不光可能使海綿城市建設功虧一簣,還對后續的維護保養帶來較大的壓力。
事實上,海綿城市建設不僅能緩解城市內澇等問題,還對城市實現“雙碳”目標有顯著作用,據測算,每節約1噸自來水,就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0.91千克。目前,許多城市在建區域都強調要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,新建區域或項目,從規劃策劃起全面統籌落實海綿城市建設標準和要求。舊城更新區域或項目因地制宜全力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。從一些二三線城市制定的標準來看,普遍要求2025年年前,城市建成區40%以上的面積達到“海綿”要求,新建及改擴建的建筑、小區與公共區域雨水資源利用率不小于6%??梢灶A計,這將對全自動透水磚制磚生產線智能裝備的市場需求,產生巨大的拉動。